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 找回密碼
 【立即註冊】
查看: 646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【醫學正傳 卷三 腫脹 論390】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作者
發表於 2012-7-23 20:38:20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醫學正傳 卷三 腫脹 論390

 

 

論 《內經》曰: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。

 

又曰,諸腹脹大,皆屬於熱。

 

夫脾虛不能制水,水漬妄行,故通身面目手足皆浮而腫,名曰水腫。

 

或腹大如鼓,而面目四肢不腫者,名曰脹滿,又名鼓脹。

 

皆脾土濕熱為病,腫輕而脹重也。

 

丹溪曰:心肺陽也,居上;腎肝陰也,居下;脾居中,亦陰也,屬土。

 

經曰:飲食入胃,游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精並行。

 

是脾具坤靜之德,而有乾健之運,故能使心肺之陽降,腎肝之陰升,而成天地交之泰,是為平人。

 

今也七情內傷,六淫外侵,飲食不節,房勞致虛,脾土之陰受傷,轉輸之官失職,胃雖受穀,不能運化,故陽自升、陰自降,而成天地不交之否,清濁相混,隧道壅塞,濕鬱為熱,熱又生濕,濕熱相生,遂成脹滿,經曰鼓脹是也。

 

以其外雖堅滿,中空無物,有似於鼓,膠固難治。

 

又曰蠱者,若蟲侵蝕,有蠱之義。

 

理宜補脾,又須養肺以制木,使脾無賊邪之慮,滋腎以制火,使肺得清化之令,卻鹽味以防助邪,斷妄想以保母氣,遠音樂,戒暴怒,無有不安。

 

醫者不察,急於獲效;病者苦於脹滿,喜行利藥,以求通快。

 

殊不知寬得一日、二日,復脹愈甚,真氣已傷,去死不遠矣。

 

俗謂氣無補法者,以其痞滿壅塞,似難於補。

 

不思正氣虛而不能營運,邪滯著而不出,所以為病。

 

經曰:壯者氣行則愈,怯者著而成病。

 

氣虛不補,邪由何退,病何由安。

 

且此病之起,固非一年,根深蒂固,欲取速效,自取禍耳,知王道者,可與語此。

 

其或受病之淺,脾胃尚壯,積滯不固者,惟可略與疏導,而不可峻與利藥也。

 

愚按:先生此論,詳明殆盡,誠千古不易之定議也。

 

及視東垣脹滿論,又以臟寒生滿病立說,引脈經胃中寒則脹滿之語以為之證。

 

愚恐南北風土寒熱不同,難以一途而論。

 

雖然,愚嘗以丹溪法活人多矣,是以東垣之論,不與吻合,故不敢采取其言,以為後人之惑也。

評分

參與人數 1銀幣 +1 金幣 +1 收起 理由
文昌 感謝發帖!

查看全部評分
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QQ|【google翻譯】|【手機版】|【Archiver】|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 皖ICP備11003170號 )

GMT+8, 2025-7-2 02:09 , Processed in 0.125000 second(s), 16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