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卷三十三 腸癰】
續名醫類案卷三十三(外科)
腸癰
《華佗傳》軍吏李成若咳嗽,晝夜不寤,時吐膿血。
以問佗,佗言君病腸癰,咳之所吐,非從肺來也。
與君散兩錢,當吐二升余膿血,吐訖自養一月,可小起,好自將愛,一年便健。
十八歲當一小發,服此散亦行復瘥。
若不得此藥,故當死。
復與兩錢散,成得藥去。
五六歲,親中人有疾如成者,謂成曰:卿今強健我欲死,何忍無急 藥,(松之按:古語以藏為 。)
以待不祥?
先持貸我,我瘥,為卿從華佗更索。
成與之。
已故致譙,適佗見收,匆匆不忍從求。
後閱十八年成病,竟發無藥可服,以至於死。
(《三國志》) 薛立齋治金台院僉憲,年逾五十,腹內隱痛,小便如淋,皮膚錯縱,而脈滑數,此腸癰也。
脈滑數則膿已成,遂以廣東牛皮膠溶化,送太乙膏,下膿升許。
更以排膿托裡藥及蠟礬丸而愈。
引用:http://jicheng.tw/jcw/book/%E7%B ... 1%9E%E6%A1%88/index
| 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app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