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今醫統大全 本草集要(上) 治血藥論2773】
治血用血藥,四物湯之類是也。
請陳其氣味專司之要。
川芎,血中之氣藥也,通腎經,性味甘寒,能生真陰之虛也。
當歸分三治,血中主藥也,通肝經,性味辛溫,能活血,各歸其經也。
芍藥陰分藥也,通肝經,性味酸寒,能和血,治血虛腹痛也。
若求陰藥之屬,必於此而取則焉。
若治者隨經損益,損其一二之所宜,為主治可也。
此特論血病而求血藥之屬耳。
若虛血弱,又當長沙血虛,以人參補之,陽旺則生陰血也。
若四物者,獨能主血分受傷,為氣不虛也。
輔佐之屬,若桃仁、紅花、蘇木、血竭、牡丹皮者,血滯所宜。
蒲黃、阿膠、地榆、百草霜、棕櫚炭者,血崩所宜。
乳香、沒藥、五靈脂、凌霄花者,血痛所宜。
蓯蓉、鎖陽、牛膝、枸杞子、益母草、夏枯草、敗龜板者,血虛所宜。
乳酪、血液特物,血燥所宜。
乾薑、肉桂,血寒所宜。
生地黃、苦參,血熱所宜。
此特取其証治大略耳,餘宜觸類而長之也。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app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