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標題: 【證治準繩雜病第三冊諸嘔逆門噫氣】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ljx0012無知    時間: 2012-8-3 05:24
標題: 【證治準繩雜病第三冊諸嘔逆門噫氣】

 【證治準繩雜病第三冊諸嘔逆門噫氣

 

噫氣:

 

《內經》所謂噫,即今所謂噯氣也。

 

宣明五氣論,以心為噫。

 

痹論,以心痹者,脈不通,煩則心下鼓,暴上氣而喘,嗌干善噫。

 

至真大要論,以太陽司天,少陰之復,皆為噦噫。

 

四時刺逆從論,刺中心一日死,其動為噫。

 

陰陽別論,二陽一陰發病,主驚駭背痛,善噫善欠,名曰風厥。

 

脈解,太陰所謂上走心為噫者,陰盛而上走於陽明,陽明絡屬心,故曰上走心為噫也。

 

此乃噫從心出者也。

 

厥陰在泉,腹脹善噫,得後與氣,則快然如衰。

 

玉版論,太陰終者,善噫。

 

《靈樞》云:足太陰是動病,腹脹善噫。

 

又云:寒氣客於胃,厥逆從下上散,復出於胃,故為噫。

 

仲景謂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,是故能噫。

 

(衛出上焦。 )

 

又云:上焦不歸者,噫而酢酸。

 

(不歸,不至也。

 

上焦之氣不至其部,則物不能傳化,故噫而吞酸。 )

 

由是觀之,噫者是火土之氣鬱而不得發,故噫而出。

 

王注解心為噫之義,象火炎上,煙隨焰出。

 

如痰閉膈間,中氣不得伸而噯者,亦土氣內鬱也。

 

仲景云:痞而噫,旋覆代赭湯主之。

 

《本事方》心下蓄積,痞悶或作痛,多噫敗卵氣,枳殼散主之。

 

丹溪云:胃中有實火,膈上有稠痰,故成噯氣。

 

用二陳東加香附、梔子仁、黃連、蘇子、前胡、青黛、栝蔞,或丸或湯服之。

 

引用http://jicheng.sabi.tw/jcw/book/%E8%AD%89%E6%B2%BB%E6%BA%96%E7%B9%A9/%E9%9B%9C%E7%97%85/4





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app.wsky.ink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