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標題: 【醫學正傳 卷三 積聚 方法419】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我本善良    時間: 2012-7-23 21:01
標題: 【醫學正傳 卷三 積聚 方法419】

醫學正傳 卷三 積聚 方法419

 

 

倒倉法: 用肥嫩黃牡牛肉二、三十斤,切成小片,去筋膜,長流水煮糜爛,以布濾去渣滓,取淨汁,再入鍋中,慢火熬至琥珀色,則成劑矣。

 

令病者預先斷欲食淡,前一日不食晚飯。

 

設密屋一間,明亮而不通風處行之,置穢桶及木瓦盆貯吐下之物,一瓷瓶盛所出之溺。

 

令病者入室,以汁飲一杯,少時又飲一杯,積數十杯,寒月則重湯溫而飲之,任其吐利。

 

病在上者欲其吐多,病在下者欲其利多,病在中者及在上復在下者,欲其吐利俱多,全在活法而為之緩急多寡也,視所出之物,必盡病根乃止。

 

吐利後必渴甚,不得與湯,以所出之溺飲之,名輪回酒,非惟可以止渴,抑且可以蕩滌余垢。

 

行後倦睡,覺飢,先與稠米飲,次與淡稀粥,三日後方可與小菜羹,次與略濃粥、軟飯。

 

調養半月或一月,自覺精神煥發,形體輕健,沉 悉能痊矣。

 

其後,須忌牛肉數年。

 

夫牛,坤土也。

 

黃,土之色也。

 

以順為性而效法乎干以為功者,牡之用也。

 

肉者,胃之藥也。

 

熟而為液,無形之物也,橫散入肉絡,由腸胃而滲透肌膚,毛竅爪甲無不入也。

 

積聚久則形質成,依附腸胃回薄曲折處,以為棲泊之窠臼,阻礙氣血津液,熏蒸燔灼成病,自非刮腸刮骨之神妙,可以銖兩丸散窺犯其藩牆戶牖乎。

 

肉液之散溢,腸胃受之,其濃皆倍於前,有似乎腫,其回薄曲折處,肉液充滿流行,有如洪水泛漲,其浮槎陳朽皆推逐蕩漾,順流而不可停留。

 

在表者因吐而汗,其清道者自吐而涌,濁道者自泄而去,凡屬滯礙一洗而盡。

 

牛肉全重濃和順之性,盎然渙然,潤澤枯槁,補益虛損,寧無精神煥發之樂乎。

 

正似武王克商,散財發粟,以賑殷人之仰望也。

 

其方得於西域之至人,凡人於中年後行一、二次,亦卻疾養壽之一助也。

 

夫倒倉法,全借自飲輪回酒十數杯,以祛逐余垢,迎接調勻新布榮衛,使臟氣盲膜生意敷暢,有脫胎換骨之功也。

 

多嫌其穢,因致中輟而功虧一簣。

 

若非明物理、通造化者,其肯視為美醞良味乎。

 

(此段乃丹溪與人書簡所論也。)

 

愚按:《內經》謂脾胃者,倉廩之官,五味出焉。

 

大腸者,傳道之官,變化出焉。

 

小腸者,受盛之官,化物出焉。

 

今詳此法名為倒倉,謂傾倒倉廩之陳腐也。

 

其論中反復叮嚀之意,無非只為腸胃中痰積膠固,及化生諸般奇形之蟲,誠恐痼疾難療。

 

愚常屢試明驗,惟脾胃與大小腸有食積痰飲,而為腹痛、痞癖、食瘧、黃胖、痞滿、惡心、噯氣、嘈雜、吞酸等證,行之無不應手獲效。

 

其余一應氣血虛損,與夫反胃膈噎、鼓脹癆瘵、大風真病已成,及肥白氣虛之人,或一切證候脈虛軟無力者,切不可輕試,以自招咎愆。

 

丹溪有謂咯血吐紅久病,嘗用此法而愈者,蓋必其人胃中痰火太盛,而真氣壯實未虧,亦在丹溪之高見,親手用之則可。

 

今人效顰,而妄以似是而非者行之,是乃徒取誚於他人,而反謗以丹溪之法不堪信也,慎之慎之!




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app.wsky.ink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